市场的大锤无情落下,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红盘,如今只能无奈骨折。
位于南山蛇口的半山臻境,这个四年前被千人疯抢的“当红炸子鸡”,如今在二手房市场黯然失色。
仅看今年3、4月在中介平台成交的三套房源,便足以窥见其尴尬处境:
3月16日,一套中楼层113.86㎡户型,以915万总价成交,折合单价约80362元/㎡;
4月11日,一套中楼层113.65㎡户型,总价仅890万,单价跌至约78311元/㎡;
4月21日,又一套中楼层115.16㎡户型,以917.5万成交,单价约79672元/㎡。
当年的千万高端住宅,如今业主们不仅没尝到市场红利,反而血亏百万。
若算上这四年的月供利息、购房契税、卖房产生的中介费,以及首付和月供的资金占用成本,即便当初选了最低总价的业主,亏损幅度也已达惊人的30%-40%。
这看似平常的三笔交易,却像三根冰冷的探针,深深刺入市场深处,揭示了残酷的真相。
1、昔日“顶流”的凄凉终局
时间倒回2021年,半山臻境顶着“南山参考价新政后首个网红盘”的光环开盘。背靠大小南山,远眺前海湾,尤其是东南向的海景户型,让它成为当年“最难打的新房”之一。
开盘盛况空前:1103批客户在短短13小时内,抢光了586套住宅。户型面积111-181㎡,单价区间9.12万-10.99万/㎡,总价轻松跨越千万门槛(1035万~1974万)。
谁能想到,仅仅四年后,这个曾经的顶流竟以如此惨淡的价格成交?市场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,令人唏嘘。
2、区域价值底线被无情击穿
这三套房源意义非凡。它们不仅是百平以上的大户型,更包含了东南向这一项目最优景观资源,直接定义了当下赤湾海景房的价格锚点。
要知道,25层总高、容积率仅3.8的半山臻境,在赤湾乃至整个南山都算低密度社区。其品质远胜周边山语海或前海丹华等二手房标杆。
市场曾将山语海视为赤湾价格底线——高峰期一度冲上12万-13万/㎡,2022年底断崖式跌回8万/㎡左右。如今,半山臻境作为更优质项目,其东南向海景户型也只能勉强站上800万左右的成交价。
这标志着市场对赤湾区域价值的彻底重估与定价。
3、透支的预期,骨感的现实
赤湾并非没有故事。它被纳入“蛇口国际海洋城”战略,定位为“海洋科技产业高地”。然而,再宏大的蓝图也需要时间兑现。
城市规划预期与现实配套成熟之间,存在着5-10年的巨大时间差。半山臻境的价格回调,正是这种时间差在房地产交易层面的直接体现。
曾经的赤湾,在深圳“西进”的宏大叙事中被描绘成价值洼地。但区域内动辄千万起步的大户型,在市场严冬中首当其冲,抗风险能力备受考验。
4、赤湾新房:遍地“5字头”的惨烈内卷
半山臻境的颓势只是冰山一角。放眼整个赤湾新房市场,价格战已呈白热化:
开云府:129㎡户型一口价“5.7万/㎡起”刷屏中介朋友圈,更有渠道传出二期加推折后单价“5.3万/㎡起”;
金众云山海:东西区备案价7.65万-10.34万/㎡,如今低楼层尾盘打折,价格“6字头起”,向妈湾的观山海看齐;
桑泰山海丹华:去年11月入市,备案均价约74134元/㎡(单价6.85万-12.1万/㎡)。半年过去,419套房源仅卖出约34%,去化艰难。
中介宣传或有“标题党”之嫌,但最终成交价与折扣价相差无几。赤湾新房价格已集体滑入“5字头”区间,开发商除了“价格抢跑”,似乎别无他法。
潮退之后,方见真章
半山臻境的三次成交,如同三声警钟:
市场挤泡沫,无分“网红”与否。潮水退去,裸泳者终将现形。
规划预期≠当下价值。蓝图再美,也需时间兑现。盲目透支未来,终将承受估值回归之痛。
改善窗口或现。市场深度调整,泡沫加速出清,对于真正有需求的改善型买家,或许提供了更冷静、更从容的挑选时机。
曾经万人追捧的网红盘跌落神坛,深刻揭示了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铁律:没有只涨不跌的神话。当市场回归理性,唯有价值根基深厚、价格水分挤干的资产,才能穿越寒冬。
在宏大叙事与价格洼地的喧嚣中,购房者更需要一份穿透预期的冷静与审慎。毕竟,潮水终会退去,谁在裸泳,时间自会揭晓。
市场的轮回,终究是一场回归本质的旅程。
配资实力证券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